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春秋左氏传》后序 西晋 · 杜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三
太康元年三月,吴寇始平,余自江陵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抒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
始讫,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
发冢者不以为意,往往散乱。
科斗书久废推寻,不能尽通。
始者藏在秘府,余晚得见之。
所记大凡七十五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
《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
《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
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
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
庄伯十一年十一月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
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
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
推校哀王二十年,太岁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八年韩襄王之十三年赵武灵王之二十七年楚怀王之三十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齐湣王二十五年也。
上去孔丘卒百八十一岁,下去今太康三年五百八十一岁。
哀王于《史记》,襄王之子,惠王之孙也。
惠王三十六年卒,而襄王立
十六年卒,而哀王立
古书《纪年篇》,惠王三十六年,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即惠王也。
疑《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后王年也。
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
文称鲁隐公邾庄公盟于姑蔑,即《春秋》所书邾仪父,未王命,故不书爵。
仪父,贵之也。
又称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春秋》所书虞师、晋师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
又称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即《春秋》所书天王狩于河阳,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也。
诸若此辈甚多,略举数条,以明国史皆承告据实而书时事。
仲尼修《春秋》,以义而制异文也。
又称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疑「洞」当作「洞」,即《左传》所谓荧泽也。
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嶭,即《左传》所谓宾媚人也。
诸所记多与《左传》符同,异于《公羊》、《谷梁》,知此二书,近世穿凿,非《春秋》本意审矣。
虽不皆与史记尚书同,然参而求之,可以端正学者。
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钞集者人名也。
《纪年》又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
伊尹即位,太甲七年,太甲潜出知桐,杀伊,乃立共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而中分之。
《左氏传》伊尹太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然则大甲虽见放,还杀伊尹,而犹以其子为相也。
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太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
为其粗有益于《左氏》,故略记之,附《集解》之末焉。
议官(下)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五、《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一
王者各有所贵,尧舜贵道德,夏贵功,商贵老,周贵同姓,秦贵法吏,西汉贵才谋,东汉贵经术,魏贵文章,晋贵名理,周、隋贵氏族。
所贵皆不同,观其所贵,则知其治体之优劣。
然最无谓者,其氏族乎?
非便国家也,非利天下也,非本教化也,惟私贵者之子弟,优足其彊党,使之蠹国而渔食天下,王者于彼何哉?
然氏族之家,亦有可用而大有补于世者矣。
如其不较术业,累累而贵之,非公天下之道也。
古者不世爵,有公卿大夫之子弟,则国为之置师保,群众而教之,告之以《礼》、《乐》、《诗》、《书》、德行道艺之说。
俟其器成德就,然后以名闻于天子而升之太学,次第而官使之。
故四十而仕,五十而爵,古之通制也。
夏王官人以世,而成汤数之,谓之恶政;
尹氏世职,《春秋》议之。
今文武之臣,自五品以上,远近其年、高下其等,咸得保任其子孙矣。
孙既官,又得保任其同宗矣。
宗族官,又得保任其外姻矣。
幸而寿,则嫡庶之支、内外之戚,无不列为王官,古未尝有恩厚臣下若此者也。
故有褓乳嬉剧之岁,天子赐之训诰而爵命之矣,未能胜衣而袭以青紫,曾不知四方车马之足数,而名籍于省寺,加之士民之上,揭于才贤而未用者之目,此臣之所以叹息骇异而为之言也。
朝廷知古之所以置设官爵之意乎?
以民之喜为不善,恐靡然渐入于乱,故标榜尊异其有德之人以为之师。
又以物广事众,一人不可兼听之,故选才智者使居众愚者之上,以分小大之务,而司民之曲直,如是而已,故用人不可不慎也。
彼提孩何为者,而官爵亟加之欤?
天下才德之士抱其器,或湮沉阨穷,老死于田亩而不得用,泯焉不若贵者之提孩,宜乎士心之有不得于上也。
国家患进士、明经之多,间岁一诏,数以二百为之常限,冠其选者始预京秩。
而贵者之荫,计岁且踰百名。
进士虽声病之学,然取士之正路本格也。
取士凡二岁而出一京秩,以恩为之者,辄百倍其多,可谓本末不相侔。
臣愿稍汰其弊而立年格,使文武之臣补荫虽如故,然必成童以上始得以其名闻,惟饰终之泽无格年齿。
然后精为课试之令,不能涉礼律而通时务者未许出仕,则公卿之子孙咸竟于学,几于重慎爵禄之渐矣。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及与晋战,国人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
夫贵之提孩,未可以官也。
国家之于臣下,禄之重、责之轻,生有荣、殁有报,泽非不加矣。
爵禄,天下之公器,惟圣神留意焉。
卫文公晋悼公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五、《北海集》卷二○
《左传》闵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
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襄九年:「晋侯归,谋所以息民。
魏绛请施舍,输积聚以贷。
自公以下,苟有积者,尽出之。
国无滞积,亦无困人;
公无禁利,亦无贪民
祈以币更,宾以特牲,器用不作,车服从给。
行之期年,国乃有节,三驾而楚不能与争」。
臣观自昔兴衰致彊,必先自治;
自治之道,未有不本于民者。
卫文公懿公失国之后,徙于楚丘,能以道化其民,而建城市、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说之,歌于《国风》,亦可谓贤君矣。
考传所载,则大布之衣、大帛之冠,约己以礼,务财训农,通商惠工,裕民以政也;
敬教劝学,知所以作人矣;
授方而任能,知所以官人矣。
用能安富其国家,而革车之盛,终致十倍。
卫之所以复兴者如此。
晋悼公厉公失道之后,修政事,建官师,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踰德,而民无谤言,亦可谓贤君矣。
以楚、郑之故,厌于屡战,谋所以息民者,魏绛首以施舍为请。
于是输积聚以贷焉,国无滞积,亦无困人,则藏之百姓,而家给人足也;
公无禁利,亦无贪民,则与众共利,而廉逊兴行也。
祈以币更,宾以特牲,省费以蓄其生尔;
器用不作,车服从给,啬用以蓄其力尔。
行之期年,其效足以胜楚。
晋之所以复霸者如此。
然则文公所以兴卫,悼公所以彊晋,皆以约己息民为本,曷尝设法立禁,务以兴利而富国为哉?
伍员言越之伐吴,亦期以生聚教训于二十年之后。
虽小大之迟速各因其力,未有不由于是者。
苟不知出此,顾以大雠之未复,国用之未充,务速效而忽远图,乃欲于丧乱之馀,求生财之道。
有司或不知恤,将巧为法制,阴取罢民,以济目前之急,使其侥倖以成一旦之功,而吾民之心已离矣。
盖亦反其本欤?
次韵钱逊叔独鹤图三首 其一 1133年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长颈竦(原作疏,对四库本改)身懒不前,此宁有望更腾鶱。
懿公爱尔非无意,要压曹人三百轩。
放鹤亭1078年11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一、《皇朝文鉴》卷八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三、《记纂渊海》卷四四、六○、《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三、《文编》卷五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九九、《八代文钞》第二十八册、《名山胜概记》卷七、《明一统志》卷一八、《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九四、道光《铜山县志》卷一八、同治《徐州府志》卷一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放鹤亭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天骥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揖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閒放,超然于尘垢之外。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
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閒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
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听然而笑曰:「有是哉」。
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
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杂书琴事十首 其七 琴鹤之祸1081年6月2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卫懿公好鹤,以亡其国,房次律好琴,得罪至死。
乃知烧煮之士,亦自有理。
太州刺史杨公神道碑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九
公讳志诚。字某
宏农华阴人也。厥初生人。
为姬伯之祖。因邑命氏。
杨侯之允。其后东陵奋而开国。
西汉盛而移关。门庐隐隐。
亘连桃塞之上。碑阙岩岩。
蔽满华山之下。明德之后。
世有人焉。大王父直阁将军岷蔚抚豪道五州刺史邢国公讳贵
大父故右卫副率慈汾二州刺史静公讳誉。考故常州刺史工部侍郎鸿胪卿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太子少师仪同三司上柱国郑国懿公讳崇敬
若夫家声代业。累德积仁。
故以克隆前统。光启来叶矣。
公禀纯嘏之粹灵。渐轨物之名教。
端操以正已。崇让以与人。
励精以探道。善问以毓德。
学无不达。艺无不周。
成童有倾瞩之望。既冠为宗匠之表。
年十三调太宗挽郎。寻补潞王典签
大夫门子。执绋桥山。
王国词人。曳裾睢苑。
皆一时之选也。明庆中。
诏郡国举贤良。公对策天朝。
无能出其右者。迁太子通事舍人
再举高第。徙国子监丞
坊监清流。才地兼择。
东朝束带。银榜增华。
西序彯缨。环林益润。
高宗接千岁之统。嗣百王之业。
岱岳禅云亭
稽于旧章。俟兹通博。
乃除公礼部员外郎。祀事克明
大典攸序。建邦分职。
得人者昌。吏曹居六官之首。
郎官尽一台之妙。又转公吏部员外郎
准的文昌。羽仪丹地。
丁太夫人忧去职。公至行纯笃。
几于灭性。虽杖绖外除。
而柴瘠加等。门人记其丧礼。
天子忧其死孝。服阕。
豳州三水。曳尚方之舄。
单父之琴。志道不矜其大才。
勤政无陋其小邑。美声流于豳籥。
惠化匝于周原。又应文擅词场举。
策试为天下第一。敷陈圣谟。
启沃明主。究天人之际。
建皇道之极。如有用我者。
其为东周乎。朝廷纳贾生之言。
汲直于外。乃拜公陇州司马
未及赴官。遘疾卒于长安之私第。
春秋若干。王祥未施于邦政。
陈寔近终于邑长。位不充德。
其如命何。神龙初
中宗克复丕业。格于文祖
乃眷从臣。缅怀先正。
以公二子在章绶之列。追赠公使持节太州诸军事太州刺史
非夫立言不朽。阴德阳报。
安有藐诸孤而隆家。既没世而荣号者哉。
夫人天水赵氏。殿中监武权公某之女也。
受训公宫。作合君子。
言容贲于图史。德行循于法度。
六姻之内宗焉。始有辅佐之力。
卒延门户之寄。初公之捐馆也。
九子呱呱。哀缞丧位。
赖夫人是顾是复。日就月将。
徙宅依仁。䦱门成训。
三十年内。八子登朝。
廷交虎绶之华。门接鱼轩之轸。
某年月日。封梁国太夫人
景龙二年五月七日。终于长安之延寿里。
閒者遭家迁播。几筵靡托。
而今蒙国昭洗。情礼获申。
先天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合葬于少陵原。
礼也。第二第三子。
夫人在堂而没。长子第八子。
夫人在殡而亡。今并列于茔兆。
用嘉魂魄。长子故兵部郎中徵。
中子前武卫将军泚。永怀徽烈。
思勒铭颂。郎中昔尝绪言。
意感延州之许。将军今复哀托。
情深旧馆之悲。高迹难名。
短词莫逮。采诸故老。
恭存梗槩。其词曰。
昂昂杨君。秉心泉懿。
大河灵岳。含光毓粹。
学妙研精。文遒逸思。
行为时范。言为故事。
存蕴令德。没扬虚位。
善庆克家。哀荣乃备。
嗣姑称姒。敬妻曰冀。
后有母仪。千载一致。
贞坟土垄。同封此地。
芳烈悠哉。金生碑字。
请车驾还京奏 唐 · 郭子仪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臣闻雍州之地。古称天府
右控陇蜀。左扼崤函。
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浊河之固。
神明之奥。王者所都。
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
兵强士勇。雄视八方。
有利则出攻。无利则入守。
此用武之国。非诸夏所同。
秦汉因之。卒成帝业。
其后或处之而泰。去之而亡。
前史所书。不唯一姓。
及隋氏季末。炀帝南迁。
河洛邱墟。兵戈乱起。
高祖倡义。亦先入关。
惟能剪灭奸雄。底定区宇。
以至于太宗高宗之盛。中宗元宗之明。
多在秦川。鲜居东洛
间者羯胡构乱。九服分崩。
河北河南。尽从逆命。
然而先帝仗朔方之众。庆绪奔亡。
陛下藉西土之师。朝义就戮。
岂唯天道助顺。抑亦地形使然。
此陛下所知。非臣饰说
近因吐蕃淩逼。銮驾东巡。
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
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
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
百无一堪。亦有潜输货财。
因以求免。又中官掩蔽。
庶政多荒。遂令陛下振荡不安。
退居陕服。斯盖关于委任失所。
岂可谓秦地非良者哉。今道路云云。
不知信否。咸谓陛下已有成命。
将幸洛都。臣熟思其端。
未见其利。夫以东周之地。
久陷贼中。宫室焚烧。
十不存一。百曹荒废。
曾无尺椽。中间畿内。
不满千户。井邑榛棘。
豺狼所嗥。既乏军储。
又鲜人力。东至郑汴。
达于徐方。北自覃怀
经于相土。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将何以奉万乘之牲饩。
供百官之次舍。矧其狭阨
才数百里间。东有成皋
南有二室。险不足恃。
适为战场。陛下奈何弃久安之势。
从至危之策。忽社稷之计。
生天下之心。臣虽至愚。
窃为陛下不取。且圣旨所虑。
岂不以京畿新遭剽掠。田野空虚。
恐粮食不充。国用有阙。
以臣所见。深谓不然。
卫文公小国之君。诸侯之主耳。
懿公为狄所灭。始庐于曹。
衣大布之衣。冠大帛之冠。
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三百乘。
卒能恢复旧业。享无疆之休。
况明明天子。躬俭节用。
苟能黜素餐之吏。去冗食之官。
竖刁易牙之权。任蘧瑗史䲡之直。
薄征弛力。恤隐迨鳏。
委诸相以简贤任能。付老臣以练兵禦侮。
则黎元自理。寇盗自平。
中兴之功。旬月可冀。
卜年之期。永无极矣。
时迈顺动。回銮上都
再造邦家。惟新庶政。
奉宗庙以修荐享。谒陵寝以崇孝思。
臣虽陨越。死无所恨。
东宫故事十五首 其九 某月某日1178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唐高宗永徽三年,御安福门楼观百戏,上谓侍臣曰:「昨登楼欲以观人情及风俗奢俭,非为声乐。
朕闻胡人善为击鞠之戏,当一观之。
昨初升楼,即有群胡击鞠,意谓朕笃好之也。
帝王所为,岂宜容易。
朕已焚此鞠,冀杜胡人窥望之情,亦因以自戒」。
某闻王者履崇高之富贵,操可致之势力,所欲苟形于外,则逢迎将顺,四面而至。
圣人知其然也,言动不敢轻,嗜好不敢萌。
是故旨酒人所共爱也,禹则恶焉;
饮食人所大欲也,禹则菲焉。
夫岂乐为是苦节而与众独异哉?
正以上心所向,从之者众,大则侈靡成风,小则伤财害民,塞其源所以清其流,谨于初所以杜其后也。
善乎苏轼之论曰:鹤之为物,清远閒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易》与《诗》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无损。
卫懿公心偶好之,宠以乘轩,其害遂至于失国。
为人上者好尚之难如此哉!
高宗方启击鞠之意,群胡即献技以投所好。
幸而永徽之初能谨辨早防微之戒,卒莫能惑。
不然,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窥望之情,杂然并进,不可得而察矣。
宣城赵太守悦755年 盛唐 · 李白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引用典故:白笔 懿公轩 覆盆 东郭履 彊项 猛兽奔 骑土牛 三千士 颓秀木 柱下史
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
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
错落千丈,虬龙盘古根
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
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
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
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
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
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
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
赤县扬雷声,彊项闻至尊。
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
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
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
自笑东郭,侧惭狐白温。
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
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
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
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
所期玄(一作要)津白(一作日),倜傥假腾骞。
长垣路中 北宋 · 彭汝砺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凤鸟不鸣今几时,太平今日合来仪。
湖塘羽族多如雪,恐是当年养鹤池(自注:长垣春秋时卫地,汉为长垣县,不知名所自。旧匡,我皇朝避太祖讳,复今名。县北有凤亭乡,云常有凤集于此。鹤城在县北,云卫懿公尝养鹤于此,有豢鹤城。)
王延嗣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四八、《范太史集》卷三六
唐宋间,延平郡隐君子姓王氏讳延嗣字季先光州固始人也。
为州里豪右,从父潮、审知俱以勇侠霸于一乡。
唐末之乱,四方豪杰竞起,大者以王,小者以伯。
寿春王绪攻陷光州,得潮兄弟相持,大喜曰:「恨相得之晚」!
因留军中计事,将为诛巢之举。
秦宗权约会兵讨贼,审知语于曰:「此何足以成事哉」!
遂逗留不进。
宗权为巢败走,大怒,以兵攻,乃□南奔入,有众数万。
以猜刻失将佐士卒心,一夕为乱军所毙,推潮为主帅,遂奄有福建
景福元年,唐拜潮福建观察使,审知为副使
潮卒,审知代立。
乾宁四年,唐升福州威武军
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
君幼失怙恃,养于审知。
为儿童时,谨愿端悫如成人,未尝戏笑。
事审知如父,晨昏侍左右弥谨。
审知寝疾,躬奉汤剂,未始须臾离庭闱。
虽甚劳若,不见有倦色。
审知亦以是器而怜之,抚如己子。
审知诸子豪气相高,日以驰马试剑为事,君独泊然无欲,惟喜耽玩书史,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寝食为之几废,故多识前言往行。
褆身行己,每以古人自期。
儒冠书服,雍容委折,似不能言者。
然邦有大政,国有大疑,将就谋焉,则引古验今,抵掌议论,凛凛风生,不可尚已。
审知尝戏谓之曰:「此吾家措大儿也」。
审知既抚有全闽,将欲录君以官,君闻之力辞,恳免至于三四,不听,乃称疾不出者踰月。
审知使人往讯之,因手书以上审知,其略云:「《春秋传》载孔子之言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盖以名器者,国家砺世之具,茍上有私授之失,则下启奸觎之心。
居平世犹之可也,况今天子播迁,大盗蜂起,迹其所由,正缘朝廷政出多门,刑赏滋滥。
大王亲举义兵,为国平乱,轧于贼臣,决策入闽。
士卒将佐弃乡井坟墓,舍父母妻子,从王南征,何所图哉?
志于立功名耳。
今师旅暴露日久,大勋未集。
王膺茅土之封,领节钺之寄,肃将明命,作镇于闽。
尚未班爵策勋,以旌战士,而首欲以爵命猥及无知之私亲,将士观望解体必矣。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及狄伐卫,授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
仆虽愚瞢,粗灵于鹤,倘或侥荣冒禄,偷安利己,以陷王于卫君之地,虽粉骨糜肌,亦不足以赎其过」。
审知以其言切利害,益器重之,然终不能夺其志,稍寝其命,曰:「姑俟他日而已」。
未几唐亡,梁太祖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仍升福州大都督府
命至闽,审知将拜赐焉,君力谏之曰:「吾家本田舍郎,二父蒙国厚恩,迭秉节旄
朱全忠贼臣,固尝与我比肩事主。
徒以挟穿窬之资,逞豺狼之暴,肆虐流毒,盗有神器。
人神共愤,其能久有此土?
我纵不能如留侯为韩复仇,沛公义帝发丧,其忍北面以事之?
义不帝秦,此其时也」。
审知俛首久之,曰:「此特腐儒陈言,无补实用。
知彼不知己,兵法所大忌。
彼虽僭逆,然既已南面朝诸侯,加之坚甲利兵半于天下,东征西伐,草折卵碎。
我凭数州之地,辄婴其锋,是自取颠仆,安能成大事哉」!
君曰:「是大不然。
梁虽弑逆僭举大号,面外窘于晋,日夕支梧方且不暇。
重以杨行密方据江淮,实吾之外屏,似出天造,以限南北,梁人虽欲袭我,得乎?
此正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也。
况彼以新造之梁,雄据中原,大统未一,内怨外叛,腹背受敌。
尤其甚者,与晋相持,雌雄未决,其能越大江、度修岭,以与我角耶?
司勋杜牧有言:『上策莫如自治』。
诚能于此锐意自治,内以修政,外以治军,使府库充实,兵革犀锐,如小白之于齐,勾践之于越,国势日张,霸图日盛,近约吴越,远结江淮,外连荆楚,仗义合兵,为国讨贼,其谁敢不从!
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反覆条陈数百言,审知竟不能用其策。
君拂膺太息,私窃叹曰:「大丈夫以气为主,气先索矣,无能为也」!
审知岁时遣使朝贡于梁,阻于江淮,道不能通,乃航海从登、莱入汴。
使者入海,覆溺大半。
君闻之愀然,因复为审知历陈梁无足畏之状,勿伤财损人以自诎。
且言:「治乱之机常隐于冥冥,而自古观人之国,则每预见而前知者,盖胜负之形已分矣。
如齐仲孙知鲁之未可动,房玄龄谓隋之必将亡,莫不若合符节。
以今形势观之,则朱梁决不能为我患,万无足畏。
然异时作难,当在江表吴越之间」。
其后果然。
审知初不甚领略其意,自是君始浩然有隐遁岩穴、全身远害之志;
而牵于审知有鞠育之恩于己,念未有以报之,不忍遽遂翩然。
初,潮卒,审知代立,疑外议有未甚服从者。
会僚属有献言,请以威严绳下之不从令者。
审知始用其言,乃务以诛戮为事。
君言于审知曰:「《书》云:『临下以简,御众以宽』。
《语》云:『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此万世治国齐家君天下之大法也。
小人中无远虑,乃导王以苛虐为政,不亦悖乎!
王绪之失,实本于是,覆辙在前,王所目击,可不戒哉」?
审知亦为之改容。
君每侍审知左右,觉微有怒色,必怡声软语进说,以解释其意。
前后有犯颜,垂死复活者盖千馀人,识者固已知君阴德之必有后也。
闽俗喜佛,而审知亦溺于浮屠氏之说,穷极土木之功,以兴佛宇,财力殆困。
君力言于审知曰:「《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
浮屠氏本物外之人,以寂灭为宗,非有益于人之国。
今乃蠹民财,损民力,以从事于斯,是谓作无益以害有益也。
古之人君自谓善于其事者,无出梁朝之武帝,及其终也,卒无补于侯景之乱。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矧夫今日方欲以取威定霸,其可崇此不急之务,以蠹国伤民耶」?
审知卒不悟。
自此帑藏日虚,民力日困矣。
审知本武夫,初不省礼乐诗书之教,其后折节下士,开学馆,育人才,故唐贤士大夫避难南来者皆厚礼延纳之。
招来蕃舶,绥怀海上诸蛮,贸易交通,闽俗康阜,皆君有以启之。
审知诸子皆不肖,服饰车骑,侈异相胜,视君敝衣缊袍薾然,率皆非笑。
有从而讽君者,君正色,徐以语之曰:「传不云乎:『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以汉文之贤君而衣弋绨,以公孙之贤相而用布被,后世以为美谈。
况处多虞之世,虽万乘之尊、三公之贵,尤当以汉文、公孙为法。
顾予何人,既无汗马之功,复无筹幄之佐,徒藉季父之贵,得依馀庥,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优游卒岁,无所用心。
日夕兢惕,尚虞满盈,以速祸败,矧敢不衷其服,自菑厥身」?
诸子为之忸怩。
审知虽起于任侠之徒,而天性纯俭,自奉甚薄,闻君此言,嘉叹不已。
时自朱梁篡唐之后,强藩巨镇,相次僭号改元。
审知王闽日久,骄心日滋,屡有效颦之意。
君极口切谏其不可,曰:「自古帝王之兴,莫不皆有大功德著于天下,故天命有归,人心胥附,然后应天顺人,起而君之,固非细事。
之时,西伯盛德大业,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而服事殷。
曹孟德刬平祸乱,威震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盗弄神器于掌股间,汉之为汉特位号耳,而犹终于其世不敢尊履极。
盖以天命人心之有在耳。
今王虽聪明英武出于万夫之上,然功未著于中原,威未加于海内,蕞尔之闽,地不大于吴、楚,兵不加于梁、晋,而辄欲谋此大事。
诸镇闻之,称兵而南,则师直为壮,我复何辞?
是乃无益之虚名,享必然之实祸。
仆尝谏王勿臣朱梁,且王以仆言为不知彼己,而今日不意复为此图,其可谓知彼己乎?
诚于此时检身修德,惟怀永图,敦好睦邻,以大桓文之业,则生享方面之尊,殁存忠义之名,以垂裕后昆,无有穷已,不其韪欤?
今乃不此之思,而谋为刘聪、石勒之举。
纵使诸侯未暇致讨,得以偷安假息,一旦有真主出,其能赦我哉」?
审知虽不乐其言,然志之于,终其身不失臣节,君之力也。
审知诸子,君素恶之,而独与延政善。
及审知卒,延翰窃立,君谓其所亲曰:「此真沭猴冠耳」。
延翰闻而憾之。
君因约延政同隐,延政唯诺,然志于得国,不行。
一日,延翰取司马迁《史记·闽越王无诸传》示诸将吏曰:「闽,自古王国也,吾今不王何待」?
军府将吏因劝进。
君曰:「是可为也,孰不可为也?
此子能自免乎?
使在先王之世,予固当以死争,然斯人也,何足与语。
吾族其血矣乎!
我虽不能饿死首阳,然亦岂可延颈待戮」?
因潜随贾舟逸去,将欲遵海滨而处。
偶值使者自海上还,遇君,迫之以归。
至黄崎,君乃舍舟宵遁田间道,草宿露行,旬日始抵延平
因爱其佳山水,遂有终焉之意。
乃易姓唐,以字为名,盖以唐与王音韵相近,而亦自谓唐之遗民,于是隐焉。
延平人物凋零,乡无校,家无塾,士风不振,青衿之徒,散之城阙。
君始以五经教授学徒,人皆以唐五经呼之。
未几国乱,骨肉自相屠戮。
继而南唐兵取闽,王氏族属靡有孑遗,皆如所料,仅脱于难者惟君一人。
自非明哲保身,其能尔耶?
君初闻闽灭,乃衰绖出郊,东望故国,一酹先王,大恸而还,曰:「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逭。
王氏之灭,非天也,亦自取之尔,复何言哉」!
始,李景之灭也,乃以富沙、延平剑浦三县为剑州
刺史陈诲将欲兴建黉馆,以延多士,初闻「唐五经」之名,始议表君教授俊造。
君闻之曰:「昔孟轲氏不以三公易其介。
使富贵如我所欲,则冠貂蝉、秉节旄久矣。
惟夫不以易其介,所以遁世而无闷」。
遂以废疾谢绝宾客,终日杜门,虽比邻亦莫得见其面,环堵萧然。
卒于大宋乾德四年,寿九十有四。
娶黄氏,先卒于闽。
晚得一子曰玠,有贤行,秀而不实。
娶郑氏,有子一人曰馀庆,治家有法,轻财重义,乡闾之人皆以仁厚长者归之。
娶邱氏,有男六人、女二人。
二女皆适士人。
男曰说、曰询、曰绶、曰端、曰靖。
季子早亡,馀皆业儒。
端一举中嘉祐八年进士第,今为河阳节度推官
有文有守,不忝厥祖,施诸政事,所至皆有仁声。
娶魏氏,卒而无子。
继室徐氏,生二女一男,皆幼稚,男曰淮。
先是,君之寝疾也,呼其子玠而属之曰:「古者士踰月而葬。
葬言其藏也,令人不可复见尔。
近世流俗之葬,孝子慈孙欲荣其亲者,墓惟恐其不大,马鬣惟恐其不高;
而又旁揭丰碑,褒扬盛美,弥亘道左。
是皆无益于亡者,适所以为寇盗发掘之标。
唐末之乱,王公贵人、贤士大夫例遭此祸,路旁每见,为之动心,可不戒哉!
我病且死,汝则埋之,切勿徇俗,以阴阳风水吉凶为拘忌,但择高明爽垲之地,免卑湿沮洳足矣。
不封不树,勿为标识铭志碑碣之具,听人耕种其上,刍荛雉兔往来勿禁。
慎毋蹈衰世馀习,自贻后悔」。
及君卒,其子玠葬君于水云村之原,一如治命。
及玠之卒也,子馀庆方在襁褓。
玠始病笃,因自取针刺其姓于馀庆之右臂,及封乃祖遗书数卷留以付之。
丧服既除,其妻持孤子适他族。
洎馀庆长而母亡,惟见臂字遗书而已,迄莫辨其祖所葬之地。
日月既迈,询之乡老,亦无有能知之者。
至今子孙春秋拜扫展省,合祀于其子玠之墓耳。
呜呼!
如君之全身远害也,何其慎终惟始,而其长虑却顾又何其远也!
世之小人嗜利亡躯,朝不谋夕,其视于君,为何如哉!
祖禹嘉祐中就试礼部,始识君之曾孙端京师逆旅中,与之语,喜其有诚明自得之学,不入时辈,每亲炙之。
是年,进士丙科,而祖禹亦幸尘忝。
自入仕,契阔二十馀年,一日邂逅于河阳幕府,虽其淹回沮抑,而气未尝少衰于曩时。
傥非以其所学充其所养,能尔邪?
祖禹近参订唐史,事有疑似者数条,质之于,悉能援引他传杂说,并唐文士碑铭书疏之类以决其疑,莫不皆有證据。
予深德之,而且叹其博洽
因发蠹箧,出乃祖遗录相示,曰:「曾大父生于晚唐,长于五代,而卒于国朝之初,经历甚多,阅世甚久,惜其晦迹不仕,不得托名于一代史书。
前辈已往,知者绝少,第恐将遂湮没,为子孙者不得无罪。
吾子其能为我发潜德之幽光乎」?
祖禹曰:「唯」。
谨以君出处遗事而次第之,以为家传。
直述其言与其所行耳,不敢置一字褒贬于其间,庶几子孙稍得其实。
后之君子尚论古人者,见其传而得其人,则是非美恶于是有在,固非祖禹所得专也。
传成,归之于,俾藏祖庙,以为无穷之传云。
赞曰:甚哉!
出处,君子之大致也。
五季之乱极矣,闻人奇士不幸生于其世,未有不被其污蔑者,求之于传,盖无完人。
君独能归洁其身,视轩冕若将浼焉。
彼其克享眉寿,始终名节,垂裕后昆,在当时岂不谓之难得哉?
况乎议论磊落,本乎纯正,有晋叔向、唐陆贽遗风,尤非五代间诸臣所能到。
使之一旦立人之朝、食人之禄,想其正色凛凛,临大节而不可夺。
惜其埋光匿影,其在当年,犹不可得而见,况后世乎!
是知自昔英雄豪杰、义夫节妇,迹不践于中朝,名不登于太史,声名文采与草木俱腐者,可胜计哉!
司马子长谓,伯夷、叔齐微孔子,则西山之饿夫耳,渠不信然?
双鹤吟 元末明初 · 李延兴
若有太古之仙,乃在瀛洲之上,方壶之间。
门前双鹤不知几岁月,雪飞风舞迥隔青云端。
天空月白双影静,玉笙合奏瑶台寒。
石坛暝踏松子落,林蹊晴啄苔花残。
仙翁手执相鹤经,一卷逸思汎若孤云间。
兴来引双鹤,笑入三茅山
三茅山中瑶草碧,九皋雨散春烟湿。
鹤飞乱点层峰青,彩凤苍鸾往往与相识。
价重不减双南金,质莹不弱双白璧。
不慕懿公之华轩,不逐王乔之飞舄。
不巢西湖处士孤山,不憩黄州谪仙之赤壁
栖紫霞,护丹室,六翮棱层曝朝日。
友茅君,呼木客,尽日听琴香案侧。
山中之人问讯时,相过蝉联飞绕羊公石。
鹤之逝,风翩翩,遥空云落秋无边。
鹤之返,山娟娟,红尘不到芸窗前。
恍如元方季方在颍谷,倏如陆机陆云洛川
灿如同颖之禾敷秀唐叔壤,宛如王雎之鸟著美周南篇。
薛公之鹤何其夥,赵抃之鹤何其偏。
异哉两仙骨,不偏不夥全其天。
问鹤往时托巢在何许,邈在辽海之东华表柱
问仙豢鹤到今凡几春,前五百年尝与令威一相遇。
鹤飞来,向何所。
不渡海之涯,不涉江之浦,直欲飞近天上神仙之官府。
天门寥阔不可通,谁到十二琼楼最高处。
莫延伫,邓林之广岂无一枝之可栖,何为乎涉云霄,冒风雨。
春去秋来恣轩翥,仙亦竟不留,鹤亦更不驻。
山耶鹤耶笑我蹩𨇨于风尘,相随直上青云去。
琼花 元末明初 · 张昱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几枝雪艳向风斜,未许吹香上鬓鸦。
谁取根来广陵郡,却留春在后皇家。
懿公灭卫虽云鹤,炀帝亡隋岂独花?
自是锦帆迷故国,恨连芳草满天涯。
卫公载 明 · 高廪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二
懿公好鹤终成癖,出载华轩居禄食。
梦稳无闻警露音,身荣忘展冲霄翼。
九转还丹虽有期,忍令国散民心离。
禽荒己自违明训,归唁徒伤赋载驰。
赛神 中唐 · 元稹
 押元韵
引用典故:西门豹
村落事妖神,林木大如村。
事来三十载,巫觋传子孙(巫觋:古代称女巫曰巫,男巫曰觋,合称巫觋。此泛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之巫师。《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觋有事。”杨倞注:“女曰巫,男曰觋。”)
村中四时祭,杀尽(一作尽杀)鸡与豚。
主人不堪命,积燎曾欲燔(燎:《说文·火部》:“燎,放火也。”徐灏注笺:“尞、燎,实一字,相承增火旁……今云放火者,后人改之。燎之本义为烧草木。”)
旋风天地转,急雨江河翻。
采薪持斧者,弃斧纵横奔。
山深多掩映,仅免鲸鲵吞(鲸鲵:即鲸。雄曰鲸,雌曰鲵。)
主人集邻里,各各持酒樽。
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
去年大巫死,小觋又妖言
邑中神明宰,有意效西门(西门:即西门豹战国魏国人魏文侯时为邺令,邺地三老、廷掾勾结女巫,赋敛百姓,每年择民女沉于漳水,以为河伯娶妇。至,投女巫、三老于河,陋俗得以根除。事详《史记·滑稽列传》。)
焚除计未决,伺者迭乘轩(乘轩:乘坐大夫之车。《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杜预注:“轩,大夫车。”后因指做官。)
庙深荆棘厚,但见狐兔蹲。
巫言小神变,可验牛马蕃。
邑吏齐进说,幸勿祸乡原(乡原:亦作乡愿,犹乡土。)
踰年计不定,县听良亦烦(“县听”句:意谓县宰听得耳烦。)
涉夏祭时至,因令修四垣。
忧虞神愤恨,玉帛意弥敦(玉帛:圭璋与束帛,古代祭祀、盟会等场合均用之。)
我来神庙下,箫鼓正喧喧。
因言遣妖术,灭绝由本根。
主人中罢舞,许我重叠论。
蜉蝣生湿处(蜉蝣:虫名,幼虫生活于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鸱鸮集黄昏(鸱鸮:鸟名,俗称猫头鹰,多夜间捕食,益鸟,但古人以为恶鸟。)
主人邪心起,气燄日夜繁。
狐狸得蹊径,潜穴主人园。
腥臊袭左右,然后托丘樊(丘樊:即田园。《文选·谢庄〈月赋〉》:“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刘良注:“丘园藩篱也。”)
岁深树成就曲直可轮辕。
幽妖尽依倚,万怪之所屯。
主人一心好,四面无篱藩
命樵执斤斧(樵:蜀本作“狐”,似是。),怪木宁遽髡(髡:本义为剃去毛发,引申为截断。)
主人且倾听,再为谕清浑
阿胶在末派(阿胶:中药名,原产山东省东阿,以阿井水熬黑驴皮而成,佳者带琥珀色,透明,无臭味。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證一》(卷三):“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末派:江河之支流或下游。),罔象游上源(罔象:古代传说中之水怪名。《国语·鲁语下》:“水之怪曰龙、罔象。”此泛指水怪。)
灵药逡巡尽,黑波朝夕喷(“灵药”二句:谓阿胶未能施之于上源,故很快用尽,不能再变浊为清,以致黑波再次泛滥,不解决根本问题。)
神龙厌流浊,先伐鼍与鼋(鼍与鼋:鼍即扬子鳄,亦称猪婆龙;鼋即大鳖。《楚辞·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王逸注:“大鳖为鼋,鱼属也。”)
鼋鼍在龙穴,妖气常郁温。
主人恶淫祀(淫祀:不合礼制之祭祀。《礼记·曲礼下》:“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先去邪与惛。
惛邪中人意,蛊祸蚀精魂(蛊祸:赛神所引发之祸害。蛊,祈祷鬼神等迷信之事。)
德胜妖不作,势强威亦尊。
计穷然后赛,后赛复何恩。
乐天感鹤810年 中唐 · 元稹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引用典故:大夫轩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作望)一滴露,声闻(一作洞)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自随”二句:《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卫师败绩。”)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
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
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萝茑:女萝与茑之并称。女萝,见卷1《兔丝》注。茑,常绿寄生灌木名,茎蔓生,寄生、枫等树之上。)
既可习为鲍(一作饱),亦可薰为荃(“既可”二句:谓人性之化,在于游习。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腻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鲍鱼,盐渍鱼,其气腥臭。荃,香草名,即菖蒲。《玉篇·草部》:“荃,香草也。”鲍,原作“饱”,据何焯校及文意改。蜀本、卢本作“匏”,亦疑误。)
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议均节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六、《中兴备览》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三
天生民而立之君,俾司牧之,非特使之奉养其私而已也。
自古贤圣之君,莫不恭俭节用,损己益人,凡以顺天意,享天心耳。
且农夫终岁勤动,计其十亩之耕,输公上而有馀者,所得不过一金耳。
我乃捐市不急之用,弃之以徇无名之费,岂不重违物理乎?
乃若排去大难,劝赏有功,宗庙之供,官吏之俸,将士之养,此则宜从优厚,而不容但已者也。
臣仰惟陛下至诚恭俭,追古圣贤,而臣窃闻文书刀剑之求,尚容有赐予过制者焉。
夫多难之时,人情易怨。
力战效命者所得如此,而伺间投好者顾亦如彼,即解体矣。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而国人皆曰使鹤。
臣谓非独名器为然也,锡赉之间,亦所当然。
乾元节颂(有表)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宋景文集》卷三四
臣某言:臣闻至圣出乎千载,由旦暮之逢;
升歌本乎百工,盛光华之唱。
惟乃神之宅后,标载震之发祥。
庶物谢生,吁颂声而乐止;
两宫介福,袭天算之万斯。
褒赞所先,承平为盛。
恭惟皇帝陛下,丕功建极,明度塞违。
置方国于阜安,畅祖宗之纯烈。
南北郊之祀,并荐于馨香;
一二日之几,靡忘于兢业。
属清和之戒候,乐化育以延祺。
揭著神灵,题名节物。
鸿休之长发,应礼享之多仪。
公圭男璧以在庭,金鉴珠囊而备物。
霞凝寿饮,山立舞干。
呼声者三,与嵩神而协应;
探策得一,示天极之同符。
而臣叨迹下僚,钦闻绝瑞。
爱心所感,虽近发于和柔;
峻德难名,讵周知于巍荡。
轻投悴曲,仰祝皇龄。
谨斋戒撰成《乾元节颂》一首。
于铄巨宋,茂德耸于四世。
圣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聪明宽裕,清和溥鬯。
拥萝图付畀之重,奉极供养之勤。
玉色视大昕之朝,乾纲统万枢之政。
斗精布,气母袭常。
彻横草之谁何,措爰书之斋决。
茨梁露积,乐华之年丰;
刍荛往畋,谓文王之囿小。
于是后宫无珠玉之玩,尚方罢蜀汉之器。
遴柬多士,则自楚而刈蒌;
寅亮柄臣,则增堂而及陛。
方且遹宁先训,总揽大猷。
东面访尚书之文,支日受汉家之奏。
黎民纳我之轨物,百神据我之馨香。
宿离仰澄,黄瑞涌出。
于时徒歌者迷上帝之力,谢生者怀天保之报矣。
粤若仲吕鸣琯,炎官执衡,轸躔中昏,月魄几望,元后诞圣之日也。
先时有司刺经取制,援天叩圣,愿以乾元冠于节首。
制曰:「惟霄系骏发之远,皇阶锡羡之厚。
重熙哲,朕与嘉之。
况累圣之旧章也,盛典也。
其每岁百官效露囊之馈,福庭严蒲馔之供,内宫滟九行之觞,戚里上三服之贡。
臣邻和会,黔细禔福。
若此而已矣」。
臣祁昧死再拜而言曰:夫天宰默定,生民而树之君;
帝期感会,出震而齐乎巽。
且图纬存必著之感,故神灵无虚发之应。
昔者电枢北绕,轩祖得之,以款塞门,接万灵;
渚虹下流,少昊得之,以官鸣鸟,卓五典。
河龙出游,丹陵感之,法天以为大;
禖乙临降,景亳受之,奋《那》而为首。
生民厥初,诗人推之,以尊后稷之载育;
在震不忧,太史谨之,以验文王之夙成。
或赤光照室,卯金复四七之祚;
或紫气充庭,仙李兆本支之阴。
此可略而道者,才数十君,受命之难,不其然乎!
至唐开元,有臣曰说,始建千秋之号,名为白帝之赛。
尔时自谓诧休烈,伻景炎,作古于我,无惭来叶,然未有殊尤绝迹,寤黎献,可考于今者也。
伏惟陛下体兼二仪,精合五老。
当履武之始也,至和薰于太史之琯;
及诞弥之期也,清澜冽乎冯夷之宫。
祥云入房,神龙视浴。
故生而岐嶷,握褒著其文;
长而敦敏,甚德包其
宥密而不敢康,功业以见乎变。
及夫宅端命,绳遐武,日出而天下明,风兴而群阴伏。
成王访落以谋庙,文帝销志而求衣。
皇矣上帝之监,一哉王心之协。
九歌叙,四维张,然后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以奋乎天子之光。
议者述夫南讹之交,君向以治也。
盛德在火,式乘其王也。
炎精挺其命,则真人应其期。
覆视图谍之兆,宛如符节之合。
天之启宋,不惟旧哉!
是日也,候华暾,辟层禁。
积阳之鸡三唱,云龙之幄九张。
乐羽芬庭,虎戟夹陛。
谒者治礼,以次奉引
哕銮皇绂,拱乎有定之著;
玉卓马,陈乎旅百之实。
夷酋裘长竭欢致福者,膜拜以俟;
羽裳毳侣续寿无量者,列奏以闻。
肃然若百灵会帝于钧天,翘然如十月朝汉之长乐。
俄而呼鞭传警,雕辇出房。
神扶太庭之居,天临绛扆之坐。
上下胪句,内外传趋。
望尧之心若云,慕舜之德如蚁。
视不登祫,天咫于颜。
一以赞下武之丕承,一以乐天命之陈锡。
薰风可驭,薄翠盖而裴回;
香云攒柯,卫赤旂而容与。
既而人声之歌作,堂下之乐奏。
惟一二元老,上千万岁寿。
诞育之庆,推于母仪;
寿昌之算,还于天极。
使圣人富而多子,三祝可兼;
食天子日举以乐,太平为盛。
然后合需云以赐法酒,晞湛露而宴诸侯。
币帛以将之,慈惠以示之。
神鳌倾首之抃,王鱼莘尾之跃。
与下同乐,克洽万邦之欢;
卒事不规,义陋六王之享。
煌煌哉!
嘉祚之钜丽,稿饫之饰喜,非我后其畴离之!
夫日月不纪其初,则无以重宝精之序;
颂叹不布于下,则无以示王泽之深。
下臣区区,敢忘斯义。
其词曰:
昊天之命,于穆不已,挺生我皇。
赤帝之精,感乎孟夏,昭迪殊祥。
惟乾之健,配元之始,嘉节允臧。
上公拜首,称千万寿,淳醴是将。
帝谓三事,股肱同体,举君之觞。
百执和会,扬休乐凯,奉承亲光。
天乎悠久,地乎博厚,我君无疆!
元宵怀都城俊民时胡连夕在告 宋 · 朱翌
五言排律 押寒韵
天豁晴光合,檐收雪汁乾。
灯期欣在候,火令不为难。
方喜春风动,犹怜暮色寒。
仙晨今夜乐,帝所旧年观。
郁郁卿云密,葱葱瑞气盘。
五门双阙耸,三岛十洲攒。
风伯清黄道,钩陈卫赤鸾。
声流车水快,花影烛龙蟠。
入望云裳举,低迷杂佩珊。
歌翻楼上下,人与月团栾。
夜色清凝露,香风静泛兰。
陆莲摇艳质,汤鲤转惊澜。
故国云天外,家风楚俗完。
良时亦竞作,游兴颇相干。
诸县丰登际,元戎礼数宽。
辍耕来野父,沽酒办馀欢。
少问飞凫客,遥知道室安。
樵青能笑语,太白酌瀰漫。
要是弦堂宓,何妨花县潘。
黄庭须默课,灯录不重看。
羡子闭门坐,嗟予脚力殚。
醉归哦五字,一一待公刊。